後疫情時代,增強免疫力食物及飲食原則

自從COVID-19疫情延燒開始,大家對自身免疫力要如何提升都十分關心。影響免疫力的因素很多,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——飲食,透過飲食為身體建立好的防護罩,不用害怕變種病毒!食物中含有多種營養素,而哪些是維護免疫系統的重要營養素,讓營養師帶你了解怎麼用飲食來增進免疫力!

增加免疫力的營養素及功效

協助免疫系統正常運作的營養素,有蛋白質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D、礦物質鋅、礦物質硒、omega-3脂肪酸、益生菌與各類能抗菌、抗病毒的植物營養素。而在六大類食物裡,「蛋白質類」的食物最為重要。提供優質蛋白質的天然食物,包含豆、魚、蛋、肉、奶類等,這些食物類別除了提供蛋白質,也提供了豐富的維生素與礦物質,為身體多方面補充能力與免疫力。

  • 牛肉與牡蠣:含礦物質「鋅」,能幫助免疫細胞生成,維持黏膜完整。
  • 海鮮類:是補充礦物質「硒」的良好來源,能維持巨噬細胞、T細胞與淋巴球的功能。
  • 牛奶、起司、蛋:含「維生素A」,能幫助維持黏膜完整。
  • 深海魚:有豐富「omega-3脂肪酸」,有助於抗發炎,減少病原體引發發炎反應,而對身體造成損傷。
  • 鰻魚、鮭魚、秋刀魚:含「維生素D」,能調節身體免疫作用,防禦病毒入侵等。

最強免疫力:蛋白質的來源與食物

蛋白質是所有免疫細胞所需要的原料,從皮膚、呼吸道黏膜、腸胃道黏膜、生殖泌尿道黏膜到血液裡面許多的免疫細胞,像是白血球、淋巴球等都是需要足夠的蛋白質作為原料。
因此蛋白質的攝取量是否足夠?就成了免疫力好不好最重要的因素!
而我們可以在天然的食物中,選擇蛋白質含量高的食材來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。

蛋白質攝取公式與注意事項

蛋白質建議攝取量:一般以每公斤體重以1公克為原則。
計算公式:(公克)=體重(公斤)x1~1.5(公克/公斤)

  • 隨個人的活動量與生理需求調整,如從事高強度運動者,蛋白質的需求量會較多。
  • 超過65歲者,建議每公斤體重,增加至1.2到1.5公克攝取量,以預防肌少症的發生。
  • 慢性腎臟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有特殊需求者,則建議諮詢營養師來了解自己的蛋白質需求。
食材
(蛋白質含量 7公克)
所需份量
瘦肉
豬/牛/羊/雞/鴨/
魚或海鮮等
30 公克
碎肉或肉絲2 湯匙
傳統豆腐1 塊 2 格
豆包1 塊
素雞1 根
豆漿1 杯 (190ml)
五香豆干3 塊
雞蛋1 顆
小鵪鶉蛋6 顆
蛋白2 顆
草蝦2 隻
小蝦(蝦仁)5 個
食材篇:蛋白質含量 7公克
奶類
(蛋白質含量 8公克)
所需份量
全脂鮮奶240 ml
全脂奶粉4 湯匙
低脂鮮奶240 ml
脫(低)脂奶粉3 湯匙
起司2 片
無糖優酪乳200 ml
奶類篇:蛋白質含量 8公克

除了蛋白質攝取,3大增加免疫力的飲食原則與搭配

一、蔬菜、水果不能少

維生素A,是維持皮膚、呼吸道、消化道、生殖泌尿道黏膜屏障很重要的營養素,也有幫助疫苗效果的維持,可以由蔬果中的β-胡蘿蔔素在身體內轉換成而獲得維生素A。維生素C,則能幫助我們製造抗體、白血球、吞噬細胞等等免疫細胞,並預防感染並將病原體排除。而抗氧化營養素,有抗菌、抗病毒及提升免疫力的效果。

  • 維生素A:深綠色蔬菜、胡蘿蔔、木瓜、芒果等
  • 維生素C與生物類黃酮:芭樂、奇異果、柑橘類
  • 大蒜素 (Allicin):大蒜
  • 多醣體:菇類
  • 槲皮素:洋蔥、蘋果、草莓、藍莓
  • 白藜蘆醇:葡萄、桑椹

二、養身體的好菌

益生菌,能維護腸道消化機能,在體內的菌叢生態平衡更影響著我們的免疫系統。益生菌常出現在消化道,皮膚、口腔黏膜及生殖泌尿道等也都有益生菌,能幫助維持正常的酸鹼值和黏膜屏障的完整。
除了定時補充含有益生菌的食物外,也需要提供益生菌能存活的良好環境,多攝取纖維含量高的食物,並避免高油、高鹽及食品添加物的超加工食品。

  • 益生菌:優格、優酪乳、泡菜、味噌、納豆、天貝等
  • 纖維:如豆類、牛蒡、全穀類

三、足夠的水分攝取

水分攝取不足時,血液容易變得黏稠,不利於循環。足夠的水分攝取,可以幫助血液循環,以利輸送氧氣與營養素到細胞內,並協助細胞排出毒素與廢物,讓免疫細胞維持良好功能。
一般水分的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30ml,夏天或長時間處於空調環境時可再多增加500ml的飲水,運動時間長或大量流汗時應補充更多的水分與電解質!
除了飲食之外,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也能幫助提升免疫力。加上充足的睡眠、適時的放鬆與紓壓,還有適度的運動,都能強化免疫,並減少感染風險或幫助感染後能儘速恢復。

365種食材,秒懂營養素和身體宇宙的作用,立即擁有
線上食材資料庫(電子版),隨時需要隨時打開!

更多有關營養的知識,請參考可苡營養諮詢中心

✎ 你可能也想知道 食材內的營養素與功用
✎ 食令推薦:獨家收錄 生態廚師—24道節氣蔬食創意料理